电子线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电子线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【资讯】四川凉山一村一幼为农村幼儿播下希望的种子侧序碱茅

发布时间:2020-10-18 16:51:36 阅读: 来源:电子线厂家

四川凉山“一村一幼” 为农村幼儿播下希望的种子

据中国乡村之声《三农中国》报道,为了让凉山彝区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,通过教育来摆脱贫困,2015年8月,四川省在大小凉山彝区启动实施“一村一幼”计划,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幼儿教学点,组织开展以彝、汉双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前教育,3至6周岁的幼儿都可以免费就近接受学前教育。

凉山州实施“一村一幼”以来,全州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从2014年的50.73%提高到现如今的83.35%。2017年底,全州共建立3059个幼教点,入园幼儿超过11万人。“一村一幼”的实施不仅为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成长插上翅膀,更为民族地区从源头上打破“贫困积累循环效应”、根除贫困代际传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走进凉山州越西县大花乡瓦尔村,远远就能听到孩子们清脆爽朗的声音。在村幼教点,老师魏玲正在带领孩子们做手指游戏。

瓦尔村幼教点是凉山州3000多个“一村一幼”教学点中的一个,幼教点用的是村活动室的场所,面积虽然不大,但里面布置得温馨整洁,电视、投影仪等设备样样齐全。

教室里,30多个孩子整齐端坐。课前,魏玲专门对每个学生的卫生情况作了检查,帮助他们整理衣物、擦洗手和脸。

今年25岁的魏玲是大花乡本地人,中专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务工。2015年8月,凉山州启动“一村一幼”建设,以行政村为单位,在每个村设立一个幼教点,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“多村一幼”、“一村多幼”的形式,组织开展以彝、汉双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前教育。也就是从那个时候,魏玲放弃了在外赚钱的机会,通过考试和培训来到这里当上了老师,一眨眼就过去了两年多时间:

魏玲:开始考试的时候就是通知的中专文凭、高中文凭就能来参加村幼的考试,主要就是有普通话,有舞蹈证书就可以加点分,然后就是本地的,方便过来照顾,来的时候也方便。

魏玲说,刚来这里的时候,孩子们基本上都不会说普通话,个人卫生情况也比较差,让她感到了不小的压力。三年来,她和另外一位老师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孩子们说汉话、讲卫生:

魏玲:我们就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,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就教一点简单的语言,比如你好、再见。然后慢慢的深一点,像他们在这儿读书读了一年或两年了,我们就开始教一点古诗、跳舞、唱歌和一些简笔画、剪纸等。然后就是行为习惯,这是从一开始到现在每天都会说的话,一来就检查卫生,手啊、脸啊这些。

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。家住瓦尔村的5岁小女孩雄英莫已经在幼教点上了两年学,每天收拾得干净整洁,从家里走到幼教点只要10分钟左右。现在她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,还能用普通话背古诗、唱流行歌。

雄英莫大方地告诉记者,她在课堂里一直表现得很好、很听话,因此老师还会奖励她火腿肠和牛奶。她说,今后她的梦想,就是走出大山成为一名歌手:

记者:以后想出去读书吗?

雄英莫:想。

记者:喜不喜欢读书?

雄英莫:喜欢。

记者:以后长大了想干嘛?

雄英莫:长大了要唱歌,因为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歌星。

越西县教育局副局长刘正国告诉记者,学前教育曾经一度被视为彝区教育“短板中的短板”,不过现在,在“一村一幼”的稳步推进下,民族地区的儿童已经开始发生可喜的变化:

刘正国:现在我们彝族女童的入学率比以前提高了很多,小学阶段女童入学应该都是100%入学了。从这几年来看,我们的幼儿接受了这个教育后,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,还有基本上能够比较流利的和我们交流,用普通话来说,语言关已经很好了。一个是个人卫生,然后还有礼貌等方面确实有很大的变化。

三年来,魏玲和这里的每一位孩子都结下了很深的感情。魏玲说,孩子们的快乐让她也感到快乐,每天孩子们整齐地问候,就是对她最好的激励:

魏玲:这里不是有很多花吗?每次开野花的时候只要有一个学生给我送一朵花,然后所有人都会送我,没多久讲桌上就摆满一堆野花,反正就是和他们一起我也觉得很开心。

看着孩子们朴实的笑脸和一天天的成长,魏玲心里很踏实。她告诉记者,为了这些孩子,她愿意一直扎根在这里:

魏玲:我们这儿交通不是很发达,很多小朋友就一直在这儿,很多东西都没有见过,我就是希望他们以后能够走出大山,去看一下外面的世界。

北京工作服订做

北京工作服加工厂家

哪里有订做工作服